1956年,珠江边的广州无线电修理厂里,工程师们正埋头维修海军舰艇的通信设备。谁曾想到,这家为几艘军舰服务的作坊式工厂,会在近七十年后成长为军工通信巨头,更在脑机接口与无人机蜂群的前沿战场掀起波澜。
2025年8月8日,当海格通信发布上半年净利润暴跌98.72%的财报时,投资者发现,这家老牌军工企业正经历着创立以来最剧烈的转型阵痛。
从修船厂到军工巨头
在计划经济年代,国营第七五〇厂(广州无线电厂前身)承担着国家“长河三号”导航系统等尖端任务,为导弹发射和卫星升空提供关键技术支撑。
历史资料记载,1960年工厂迁至珠江新城时,这里建成了华南最大的军工电子基地,短波电台和导航设备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海军舰艇。
2000年8月1日,军工产业在市场化浪潮中破茧重生,广州海格通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。当军工同行还在体制内徘徊时,海格通信在2010年完成惊险一跃,成为中国军工整体IPO第一股,在深交所敲响开市钟。
资本加持下,公司开启“产业+资本”双轮驱动战略:2014年收购怡创科技进军民用通信服务;2017年将驰达飞机纳入麾下布局航空领域;2022年设立海格天乘剑指智能无人系统。原本单一的舰载通信业务,已裂变为无线通信、北斗导航、航空航天、数智生态四大支柱。
业绩寒流中的研发豪赌
2025年上半年的财报如同一颗深水炸弹:净利润仅251万元,同比暴跌98.72%;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3634万元。
四大业务板块全线飘绿,北斗导航业务下滑最剧,跌幅达32.25%。董事长余青松在分析师会议上坦言:“行业周期性波动超出预期,部分重点合同延迟签约,但我们不会停下技术投入的脚步。”
在传统军工业务承压时,公司却将营业收入的20.05%(约4.47亿元)砸向研发。研发中心的灯光彻夜不灭,工程师们同时在十多个前沿领域攻关:
芯片自主化产线上,原子钟精度持续提升卫星互联网实验室里,6G原型机启动测试最引人注目的是脑机接口团队——他们研发的128通道柔性电极,植入稳定性提升5倍,解决了战场环境下的信号干扰难题
未来战争的前沿布局
穿过财报的阴霾,海格通信的实验室里正孕育着颠覆性技术。在脑科学领域,技术人员展示着柔性电极在复杂环境下精准捕捉脑电信号的场景。这里的技术突破已超越医疗范畴,脑机接口战术头盔原型初具雏形,未来士兵或可通过意念操控装备。
更令人惊叹的是与InteraXon合作的消费级脑电波监测头带,已在北美卖出超50万台,证明技术商业化潜力。
无人机车间则呈现另一番景象。“九天”重型无人机如同蛰伏的巨兽,机腹隐藏着“异构蜂巢任务舱”。技术总监手指屏幕:“它不仅是全球首款蜂群母机,更能协同歼-20作战。释放300架微型无人机,足够瘫痪一个防空系统。”
沙特20亿美元的“沙漠蜂群”订单证实了其战场价值。在最近一次演习中,这群“机械黄蜂”成功突防模拟防空网,展现了分布式杀伤链的威力。
2025年阅兵式上,海格通信的装备首次出现在外贸方阵。当投资者询问军贸进展时,公司回应意味深长:“正深度融入一带一路,布局国际市场。”
在中东某国的测试场,沙尘暴中九天无人机群精准命中目标,促成沙特20亿美元订单。与此同时,民用市场传来捷报:中标中国移动12.16亿元通信工程集采,设备安装区域从3省猛增至9省。
老树新枝的进化密码
从珠江水畔到波斯湾沙漠,这家军工老店走过近七十载风雨。1956年维修舰载电台的老师傅们不会想到,后辈们已在用脑电波控制无人机群。
2025年的业绩低谷中,海格通信的研发占比却创下20.05%的历史新高,每5元收入就有1元投向未来。
夕阳映照下,技术人员在珠海测试场放飞最新一代蜂群无人机。300架微型无人机如金色云霞腾空,在云端组合成“HG”字样(海格通信英文缩写)。
远处观察席上,沙特军官举起望远镜,嘴角露出笑意。这家从军舰维修起家的企业,正在脑机接口与无人机蜂群的新战场,书写着穿越周期的生存法则——真正的军工底蕴,不在于订单丰歉,而在于技术代差。
同创优配-配资平台股票开户-配资股网-炒股配资平台皆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