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羽,这名字,说出来就像敲响了一口巨钟,无数中国人会立刻脑中浮现出那个绿脸红胡,全身盔甲、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壮汉形象。数百年过去了,关二爷的故事依然家喻户晓,只要有三国迷在,酒桌上总要比划几句“温酒斩华雄”。可谁能想到,这位一言不合直接单挑河北名将的“武圣”,也会有害怕的人、敬重的对手?他的“狂傲”,到底是底气爆棚还是装出来的面具?那么,被几乎神化的关羽,心里到底怕谁?敬谁?为什么?我们今天就顺着这个问题来扒一扒,看看到底是哪几个人能让关羽心头一紧。
咱们先把时间线拉回到三国战火正酣的时候。当时兵荒马乱,谁都想多上几分气场。关羽,人称河北第一猛将颜良,说人家“插标卖首”,意思是颜良出门打仗像份打烤串的,一根签子插脑袋,等着人下单剁了拿走。江湖传说嘛,总是让人浮想联翩——关羽目中无人,谁都瞧不上眼。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骄傲到家的人,面对徐晃、张辽、庞德、周瑜、鲁肃这些名字时,态度却悄悄变了味。你会问:关云长真有“软肋”吗?别急,这剧情才刚刚上升,真相,远不止你想的那么简单。
谁是徐晃?别看历史书上介绍得斯斯文文,实际上人家是曹魏“五子良将”,基本上就是曹操的核心“军头”之一。樊城之战那次,关羽本来风头正劲,兵锋所指,所向披靡。徐晃出场的时候,气场两米八——硬生生带兵强攻十重鹿角防御,历史上都说“带兵三十年没见过正面强攻能破十重鹿角的”。老百姓议论得热火朝天,大伙一边啧啧称奇“这俩老乡打起来真要命”,一边私下嘀咕,“关二爷也有今天?”关羽这回真不是嘴硬,史书里写得明明白白:他见到徐晃发下“取关羽首级者赏千金”的狠话,不惜拉下老脸,张口称呼徐晃“大兄”——看得出来,关羽当时不是装腔作势,是真被逼到绝路。
另外还不得不提张辽。这位也是命硬,将门狗血剧主角模板。刚开始是跟着吕布混的,吕布倒台后曹操手下人都准备干掉他,关羽偏偏念其忠义之气,不仅亲自给曹操求情,还保下了张辽的小命。后来张辽不负所托,打出个大名鼎鼎的“威震江东”。等到关羽被困在下邳,曹操又让张辽去劝降——张辽三言两语化解死局,没让关羽拼命,连嫂嫂都保全了。大街上要是有老大爷打麻将,总会说“相逢张辽,退一步西风烈”,那敬重里带着点知音难寻的感叹。
老百姓嘴里,关羽就是那种,碰上本事大的,不服不行,心里却老想着怎么能不掉面子——其实,大家都明白,武圣也有胆寒和佩服的人。
樊城血战后,表面上徐晃“破鹿角”之后关羽逃脱了,双方大军各自休整,战场渐渐沉寂下来。围观群众纷纷觉得,关羽也不过如此,威风一时,终究抵不过曹营强将如云。反对方马上跳出来说:不是你们吹得天花乱坠的关羽吗?原来也得低头,更有甚者冷嘲热讽,“所谓过五关斩六将,也就是运气好。”这时全场气氛像刚泡过的面——软哒哒、没了“嚯”的一声的声浪。
而此时关羽营中的议论也不少。有人觉得,这几年来一路顺遂,也许真是被胜利冲昏头脑,忘了“天外有天”。而关羽本人,似乎外表不动声色,内心却开始对自己曾经看不起的敌人重新估量起来。他知道,这次徐晃、张辽们给了自己深刻的教训。但战局似乎静止下来,谁都看不清下一步会如何,有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既视感。有人已经在私下传闲话:这关二爷能不能熬过去还说不定呢?
而庞德的忠义,也让关羽敬重得五体投地。两人最后关头,一个宁死不降,一个竭力招安,可惜天意弄人——庞德成仁在己方,关羽也留了薄面。此刻的江湖,是硬碰硬,不是嘴炮互喷。
水淹七军后,一切仿佛安定下来,关羽的风头又起。但暗流早已涌动:曹操麾下人心惶惶,北方蠢蠢欲动,东吴见机行事。关键时候,东吴的周瑜、鲁肃轮番粉墨登场。有人觉得,关羽不过是“武生”一枚,正面见了周瑜、鲁肃必然矮一截,更别谈水战了。
可新的障碍随之而来:关羽虽然战场上强悍,却孤立无援,南有东吴,北有曹魏,敌人越聚越多。分歧愈发明显,连身边亲近谋士都心有忧虑:“蜀国远水,未必能救近火。”和解又成了难题,关羽夹缝求生,只能靠自己扛到最后。看上去敌人暂时偃旗息鼓,实则下一场更大的风浪就在前头。
现在一回头,你会发现,关二爷这一路走过来,光鲜的外表背后,其实藏了不少“怕与敬”。什么徐晃、张辽、庞德、周瑜、鲁肃,每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。说关二爷一路狂傲,真是给他长脸了;你说没人能撼动关羽,更是高看他了。永远不要觉得,站在顶端的风云人物就没有软肋,没压力。怕归怕,敬重归敬重,该硬刚还是硬刚。有时候,能低头是一种智慧,能看清对手的优秀,也是成长。
别以为高调就等于永远的胜利。高调做事,低调做人,这套话也许有些土气,但放在关羽身上,真的一点都不夸张。要不是他一路盛气凌人,最后也不至于在麦城孤立无援,连根救命稻草都找不着。当然,关二爷还是值得敬佩的,毕竟兵荒马乱年头里还能留下“忠义仁勇”四字,已经是后人万分不易了。江山总会换人坐,强者也有老去时。这条道理,谁都不能例外。
说实话,还真得夸夸那些打破“神话”的对手们,正是这些硬茬,让关羽活成了不是神而是人。不然,看他一路全胜,估计故事都不好听了。
有的人说关羽能文能武、胆大包天,注定是史上最硬核的“武圣”;可也有人调侃,其实关羽要是没遇见真正的对手,就可能永远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。你觉得呢?如果关羽没遇到徐晃那种“自家兄弟都不讲情面”的狠角色,张辽这样进退有度的知己,甚至庞德这种“抬棺死拼”的狠人,他的故事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,最后化为一地鸡毛?“偶像”一旦跌下神坛,是更接地气还是令人失望?关羽神话的崩塌,是三国的遗憾,还是历史的必然?和大家聊聊,你怎么看待“英雄也有人惧怕和敬重”这回事呢?留言一起讨论,下一个热门话题,也许就出在评论区!
同创优配-配资平台股票开户-配资股网-炒股配资平台皆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